首页 > 产品展示


仙居文化特派员工作纪实——他们让乡村和城市文化相互赋能

来源:雷竞技登录    发布时间:2025-02-24 03:09:18

  

仙居文化特派员工作纪实——他们让乡村和城市文化相互赋能

  于是,一群有本领、有志向的文化人才来到了仙居,一群有才艺、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专业人才站了出来,他们肩负乡村文化振兴使命,飞奔仙乡各地,立足村庄资源禀赋,深挖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活化传承利用,为文化建设和精神富有想专门点子、造专门品牌、找专门资源,不断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自今年5月担任浙江省文化特派员以来,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旭平频繁往返于仙居-杭州两地。

  “除了浙江大学教授的身份外,我还是浙江省语言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长期从事浙江方言和地方文化研究工作,对浙江的乡土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李旭平说。

  从最初杭-台-仙和杭-永-仙的三个小时起步的辗转,再到现在的杭温铁路,一趟趟调研,一次次摸排,从山下村到皤滩乡,再到整个仙居中部片区,李旭平在永安溪畔布满了自己的足迹,皤滩乡的情况在他心中逐步清晰。

  皤滩乡是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山下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拥有桐江书院、道渊古宅、针刺无骨花灯、板凳龙等丰富文化资源。村中还有一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大家方闻。

  “浙大的方闻馆,馆名就来源于著名艺术史学家方闻,他的祖籍就是浙江仙居山下村。”李旭平说。

  摸清了乡村文脉,如何更好传承和发扬好山下村民间传统文化?一张蓝图在他心中缓缓铺开,并逐步转为现实——

  一个以“儒-乐-艺”民间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美育基地从无到有,一条条以“儒学、国乐和非遗研学”为主题的特色研学路线逐步形成,“山下村文旅地图”的样子明朗了。

  今年7月,李旭平加入山下村“道渊古宅数字国乐馆”建设团队,直接参与数字国乐馆的设计构思和内容选择,把国乐、古建筑和数字科技三者融合,让百年古宅焕发出新的生机。

  “国庆期间,数字国乐馆承接游客1.5万人次。12月,我还邀请到浙江大学越剧社和民乐团在数字国乐馆院落举办音乐专场。”李旭平说。

  此外,李旭平还以皤滩地方文化元素为基底,设计推出了《开学第一课》《仙居古民居中的建筑美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里的仙居花灯》等美育课程教学体系;协同非遗传承人制作了“浙江大学针刺书签”“山下花灯”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与县级特派员陈建伟合作制作《朱熹送子入桐江书院求学》《仙居花灯的传说》等儿童绘本系列,传承弘扬地域特色文化。

  如今的山下村,数字国乐馆、文创产品、儿童绘本……一系列实物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历史记忆,实现了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古今联动。

  “除了丰富文化载体,我们还通过举办文娱活动,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李旭平介绍,今年以来,山下村以传统时令为序,举办了“鹊梦千年 缘见七夕”晚会等活动。

  农历新年前,李旭平还计划组织浙江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特藏“守护·传承”民国时期传统年画进行展览。

  乡村文化怎么振兴,如何振兴?这个问题,在李旭平的乡村发展设计图上,写满了答案:立足资源禀赋、传承文脉、发展特色研学、丰富乡村文化载体……

  “这会儿聊完,我还得去村里再对一遍解说词,新德堂、思慎堂、省身堂,这些都得实地再走走。”衣莉芹说着,又翻了翻手头的高迁古宅文字资料,字体不大,文字颇多,都是重点古宅导游词,“以后村里就有语音导览系统了。”

  衣莉芹,台州市文化特派员,台州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结对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

  高迁村是具有代表性的浙中地区原生态古村落,现存宅院26座,体量庞大,主要形成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主体结构保存较为完好,还有古商贸街、古宗祠、古井等,该村的婚嫁和驱鬼等民俗活动,也颇具地方特色。

  “高迁村发展方向跟我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就是‘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衣莉芹说。

  为了更好借力文旅融合与数字手段,加速推动高迁乡村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广泛传播,衣莉芹设计《高迁古村文化旅游创新发展项目》,以高迁厚重文脉为依托,以高校专业特长为优势,以最新数字技术为手段,助力高迁文化振兴——

  在衣莉芹看来,村民是高迁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为此,她开展文化宣传和文化课堂活动,讲解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提升村民对文化的感知力,引导村民在古村保护和热情好客方面做好新时代古村建设的主人,增强了村民的文化保护和活动参与意识。

  作为台州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衣莉芹的背后还有着台州学院的坚强支持。

  有着娘家人和大后方,衣莉芹不断整合台州学院和乡村资源,推出了包含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建设等在内的“文化套餐”。

  对村民来说,这“文化套餐”就是送到家门口的资源,更为直观的是,纷至沓来的年轻面庞——

  在衣莉芹的组织联系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多次调研高迁村在内的仙居县乡村会展场馆,并进村参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课堂,进行高迁古村体验性文旅项目创意策划;台州学院摄影爱好者来到高迁参与“发现台州之美”仙居专项摄影大赛。

  此外,衣莉芹还与当地乡镇共同开发高迁文创产品,并参与仙居县“仙有礼·我和我的有礼故事”文明伴手礼创意设计活动。

  “我们还在筹建高迁文化村吧,等村吧建好了,村民们的文化活动阵地也能更为丰富,村容村貌村风,都能迎来崭新的变化。”衣莉芹说。

  方宅村地处湫山乡西部,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第四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村内尚保存着朱熹“鼎山堂”之真迹、“清式三透九门堂”古民居、非遗古迹“镇安桥”等古迹。

  同时,方宅村也是“仙居油库”,村内油茶种植面积5700余亩,是仙居油茶最早种植地,至今还保留12颗千年古油茶树。

  村民们忙着榨油,原仙居县委改革办副主任,仙居县文化特派员李益民也不闲着,在他的案桌上,一叠叠厚厚的资料,以及电脑中一份庞大详实的文稿,汇聚成他半年多的成果——《仙居油茶志》。

  “我们任期两年,这本书只要写出来,就能一直发挥作用,它记载着油茶的历史,可以成为方宅村宝贵的财富。”李益民说,在了解了村里悠久的油茶种植文化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出书。

  从村内老人,到历任村干部,再到如今村里的油茶大户,他逐一拜访,详细了解方宅油茶产业历史、人文古迹资源,在编纂书籍的同时,联合当地草根宣讲员、文化工作者等组建油茶乡韵宣讲队,在讲好乡村文化故事的同时,助茶产业发展。

  在下各镇西六村,仙居县文化特派员叶巧玲也忙得热火朝天,马上要到元旦了,她正在为村里排练节目,有舞蹈、有大鼓,当然,最令人期待的,还是越剧。

  叶巧玲毕业于浙江省艺术学校越剧表演专业,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台州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仙居县第四批名家工作室领衔人。

  自从她来到西六村后,村里的文化礼堂也变了个样子,各式戏服、唱戏台子、专业的道具,纷纷亮相,戏曲爱好者们每周能上叶巧玲的曲艺大课堂,村民们连声叫好。

  “西六村本身就有一群文艺爱好者,他们是村里文化活动的活跃份子,但是之前也没有力量将他们组织起来,我到村里后,一方面是带个头,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更多生力军。”叶巧玲说。

  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因素。在培育村民文艺技能的同时,叶巧玲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这一“富民工程”,以排好一台戏、育好1个越迷打卡地、办好1桌荷花宴、建好1个越剧艺术体验馆、创好1个研学村、做好1个名家工作室等“六个一”为实现路径,一幅“曲·荷”文旅IP创建蓝图正在西六村徐徐展开。

  从一本书,到一台戏,让村民强化文化自信,重拾对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喜爱,人人都成为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

  “文化特派员们除了本村之外,我们还以省委文化特派员工作体系为基础,构建文化特派员‘驻村联镇带片’模式,让文化特派员派驻一个村,联动一个乡镇,带动一个片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服务和发展体系,促进区域内文化资源的共享交流,实现不同片区文化的融合发展。”仙居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




上一篇:2025年福建省连江县金凤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人公告 下一篇:阅尽祖国富贵 行在大美山河 哈尔滨银行2024国庆“阅行方案”完美收官


雷竞技登录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
产品业务电话:0519-86390093
固废业务电话:0519-86390093
邮箱:yangxb@jsyongbao.com

备案号:苏ICP备15027314号-1  版权所有 © 2021 雷竞技登录
Designed by CZMANHAO.com !